租房,誰不想碰上“房美價廉”,可很多租客在實地查看這些房源後,會發現房子大小、裝修、價格跟網帖宣稱的不一樣,甚至有中介當天剛發佈的房源,上午聯繫就被告知已出租。新京報記者暗訪調查發現,很多房產中介,為了爭搶客源和應付公司考核,在各大租房網站發佈這些“不靠譜”的網帖,暗訪中,有5名中介人員直接承認所發佈就是假信息房屋貸款,就等著客戶來電,再推薦別的房源。(2月24日《新京報》)
  網絡上顯示的個人房源和房屋中介出租信息都難保真、難省心。虛假的網絡租房信息不僅增加了租客的找房的難度,也浪費了他們的時間。其實,互聯網只是一個信息發佈的渠道,關鍵還是在於對信息發佈平臺、信息發佈者、房東、“二房東”以及房產中介公司等各涉事方的監管。在租房這一塊,租客是弱勢群體,因此更應該從法律層面和制度實京站美食施層面去保障他們的權益。當然租客自身的維權也不能缺位,不能當網絡虛假租房信息的“待宰羔羊”。
  美國關於租房的法律措施也較為完善,擁有房屋的房主,先要取得政府頒發的出租許可證,才能合法地公開出租房子和刊登廣告,城市建設和管理部門還要派工作人員對該處房屋進行評估。當找到合適的租賃者後,雙方都要提供姓名、住址等個人資料並填寫書面契約。此外,房產中介也負有監督責任,出現問題,房主可以要求中介賠償。但這些前提是涉中谷餐飲設備事方都有強烈的法律和維權意識。
  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房產信息網站不下一萬家,有新聞報道稱,房產經紀公司大致有40%業務出自網絡,個人發佈房源的比例只占網絡租房信息的很小一部分。房產中介行業競爭激烈又無規範管理,中介方發佈虛假信息對其是“百利而無一害”的。信息發佈沒有門檻,婚禮主持推薦結果只能是劣幣驅逐良幣,也損害了租客的利益。
  按理說,房產中介或個人在互聯網發佈虛假租房信息屬於欺詐行為,違反了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,理應受到相應處罰。但與網上購物一樣,仍處於法律、處罰部門兩不管地帶。取證難、現有法律界定不清、處罰部門缺位,現行監管制度跟不上時代的發展;再加上消費者缺少維權意識,據新浪網絡房源打假調查顯示,約92%的網友表示遇到過假房源,事後九成人九份民宿“忍氣吞聲,自認倒霉”,於是乎,打擊虛假租房信息便“難於上青天”了。
  其實,管理的關鍵不在於互聯網這個平臺,雖然它的出現使虛假信息泛濫,但的確也極大方便了個人,而在於政府監管部門有沒有心、想不想去規範,以及如何尋找最有效的方式進行整治與規範。依靠中介公司的良心發現而後自監自管顯然不太可能,因為在市場不夠規範之前,通過發佈虛假租房信息招徠客源,顯然是有利可圖的。租房者也得懂得“反咬”、懂得維權,不要被騙了還忍氣吞聲了事,這樣只會縱容不法行為,使之更加猖獗,也讓更多其他的租客利益受到損害。
  文/黎柳茜  (原標題:遭遇網絡虛假租房信息租客不該沉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v78svmg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